
什么是数据驱动管理
数据驱动是通过移动互联网或者其他的相关软件为手段采集海量的数据,将数据进行组织形成信息,之后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整合和提炼,在数据的基础上,经过训练和拟合形成自动化的决策模型。
举例说明:假设有A和B两家订票网站。
A公司将从网站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结果认为十一是出行高峰期,所以在十一前后提高价格,并手动在后台调整了十一前后的机票价格和酒店价格。
B公司则通过自动化手段实时收集数据,在线分析相关信息,总结规律,形成数据建模,当用户搜索时自动根据模型对价格进行调整。
显而易见,公司B是数据驱动型的公司,而公司A则是一家“以数据为中心来进行决策”的公司。
数据驱动管理需要构建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来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数据需求,这是对传统的、数据割裂式的、单一场景的、单一功能的软件套件的巨大飞越,也是对传统企业管理的巨大挑战。
什么是流程驱动管理
流程驱动管理是传统信息化的建设方式,说到流程驱动,必须先要说一下SIPOC模型。SIPOC模型是一代质量大师戴明提出来的组织系统模型,SIPOC其中每个字母各代表:Supplier 供应者;Input 输入;Process 流程;Output 输出;Customer 客户。SIPOC是过程管理和改进的常用技术,可谓是流程驱动管理的代表作。
信息化时代都在强调“业务流程化、流程信息化”,流程驱动可以说管理智慧的结晶,也是企业信息化提升的有力抓手。传统企业的经营模式主要依赖于流程和专家,重在因果分析,能够快速有力地解决看得见的问题。
信息时代的管理系统,最关注的是企业的业务流程、工艺流程、输入输出的表单。企业在上管理系统之前,应先开展业务流程调研,随后实施流程再造、流程改进与优化工作,由此可见业务流程对于信息化的重要性。
流程驱动型的软件占据了企业信息化的绝大多数份额。我们耳熟能详的企业应用几乎都属于这个层面,如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SRM(供应商关系管理)、MES(制造执行系统)、TMS(运输管理系统)、WMS(仓库管理系统)、BPM(业务流程管理) 、电商平台、渠道管理系统等。
流程驱动管理VS数据驱动管理
信息时代依靠人的知识和经验(流程)驱动生产系统,但系统愈加复杂,人的学习愈加缓慢,同时人不擅长多维信息的精确量化分析,此外人的知识和经验很难被高效和规模化利用;数据时代依靠数据实现精确的状态评估、实时的决策优化、高效的协同执行,系统具备描述、诊断、预测、决策、控制等智能化功能,能够解决看不见的问题,系统以更加优化的方式释放更大的产能,实现价值创造的突破。流程驱动管理和数据驱动管理的主要区别在于:
◆ 流程驱动管理,流程是主体,数据是附属。数据是作为流程的输入输出来考虑,主要体现为一笔一笔的业务交易和它们的“单据”。
◆ 数据驱动管理,数据是主体,流程是附属。数据用来分析和决策,自主匹配相应的流程,实现业务流程的组合或者重构,从而驱动业务,其体现在对管理的智能化提升上。
数据驱动流程、流程驱动业务
流程与数据两者之间应该紧密融合,生产、运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通过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可以反哺业务系统,最终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参考资料:[1] 王纹,毛彦. 数据驱动的管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2] https://blog.csdn.net/zy_27_ok
[3] https://blog.csdn.net/qq_41319343/article/details/84931780
[4] http://primeton.csdn.net/m/zone/primeton/index#
作 者 | 熊德甫
编 辑 | 詹 博版权说明 | 感谢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本文为本平台的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发送消息至公众号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非常感谢!欲了解更多信息或者业务/咨询合作,请联系我们!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