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蓝图》的心路历程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先贤孔子提倡的学习方法。它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掌握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学习就会收效甚微。这逾越千年仍能熠熠生辉的文字在我填写《梦想蓝图》的心路历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一)梦想蓝图之最初体验
      公司从今年8月开始启动了学习型组织建设,其中一项内容是填写所谓的《梦想蓝图》。梦想蓝图?标题很丰满,有“梦想”,有“蓝图”,听着真是高大上;其实呢,内容比较骨感,乍一看是将类似于流水账的日记更换成Microsoft Excel工作表,里面有每日小结、有每周总结、有元韬检察院评价,不特别,不新奇,很枯燥;而且每周都要准时交功课,迟交的还要通报批评。这新事物来得风风火火的,有点军令如山倒的架势。
当时我就觉得,这梦想蓝图跟学习型组织关系大吗?每天花那么多功夫记流水账于未来的梦想又有何干?梦想蓝图,貌似只是标题党,与热火朝天的工作项目比起来,显得是那么苍白无力、无足轻重。怎么能把梦想蓝图说到那么神圣?难道我填了这张流水账表格就能奇迹般的实现自己的梦想?也罢,无论是带着怎么怀疑的态度,也得按时交差。于是,我敷衍了事的搞定了第一周、第二周和第三周的梦想蓝图。
(二)梦想蓝图之幡然醒悟
      有一天,我收到了黄总的一封邮件,他把我填写的梦想蓝图和给我的点评反馈给我。而且,黄总还建议我把之前几周的梦想蓝图汇总在一个文件里,希望我下周填写的时候回顾一下自己以前的生活和记录的内容,过一段时间去看,自己是否有新的进步,是不是逐渐接近了当初的目标。
      我将信将疑地按照这个方法填写后续的梦想蓝图,逐一把以前的记录汇总在一个大工作表里。闲暇的时候我会一一点开,漫不经心的看着一笔笔流水账,没有任何营养成分,看着有种味同嚼蜡的感觉。而后,不知为何会涌起一丝怅惘,我不禁问自己:我的生活怎么会如同一潭死水呢?
      大约过了两周,黄总又给我发了一封邮件。这一次,他在邮件中除了将梦想蓝图点评资料反馈给我外,还发了几份其他同事的梦想蓝图给我参考,并鼓励我共同进步!这一次,我是真的深受鼓舞了。不仅仅是因为黄总鼓励的语言,更是因为我读到了分量十足的梦想蓝图!在他们的梦想蓝图中,我看见了对梦想的沉思与总结,看见了为梦想经历的叱咤风云,看见了追寻梦想时的孜孜不倦……原来,人生可以如此波澜壮阔、充实丰富。
      这个时候,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督察、检验自己:我真正的梦想是什么?我为达到梦想究竟付出了多少努力?我离梦想究竟还有多远?每天的工作和生活究竟能给我什么样的启发?每天是否一直做着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是否愿意庸庸碌碌的过每一天?我不知道,我找不到答案,这一刻,失血阵在闪烁,梦想主帅已在蓝图中阵亡。
      痛定思痛,我开始了从未有过的深刻思考。思考我的梦想,思考身边的大事小事,思考周围的一草一木,思考各式各样事物,思考每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关于思考,我很喜欢近代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尝试着剖析其涵义,“我思”,指的应该是我在思想,我在怀疑,我在进行逆向思维……这样的“我在”才有价值,才活出人的尊严。如果一味盲从,对“指鹿为马”的丑行也认可,这样的“我在”有何意义呢?奴性,无主见和无创造性的活着,对社会有何促进呢?笛卡尔着力要区分的是“作为纯思的我”与“作为感性的我”。他认为感性的我不是真正的“我”,因为这样的我没有主体性、真理性,是不自由的,是由自然属性支配的。我想,笛卡尔是有梦想的,因为我能感受得到他身上的信仰和执着。而这,恰恰是我所欠缺的。我想成为像笛卡尔一样思考的人。
(三)梦想蓝图之满血复活
      说到思考,有一位伟大的人物——哲学家李天命。他曾经说过,要确立目标、原则,最要紧的是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不等于标新立异,故意反传统,刻意与别人不同,而是要培养自己掌握一套正确的思考方法。)举例来说,社会上有很多“社会游戏”遵循着既定的规则,比如香港人普遍以金钱数量来衡量成功的程度,但这些规则不一定是对的,我们应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反省加以检查,然后再决定接受亦或拒绝,甚至可另立理想和标准。因此,最重要的还是运用正确的思考方法进行独立思考。
      拜读过《李天命的思考艺术》、《存在与反思》、《思考与人生》、《语理分析的思考方法》等著作后,我将李天命的思考方法融入到工作和生活当中,确实获益颇丰。李天命指出,思考约略包括两个大类,一类为批判思考,即判别真假、判别是非对错的思考;另一类为创意思考,即提出新意念的时候所进行的思考。人类的生存有赖于思考。如果混淆了真理与谬误,不懂得如何分辨是非对错,比如以为毒药可吃,有益身体,那就会危害生存。若连生命都失去,便谈不上创造或发明了。就此而言,批判思考是基础,创意思考是次一步(进一步)的事。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无时无刻不进行着批判思考和创意思考,并乐此不疲。比如,我会批判政府对陈家祠广场推倒重建的政绩工程,也会创新性的建议公司名片改进成二维码名片,等等。
      我想将所有的碎片化时间支配起来,用以思考身边的人、事、物。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克莱顿•克里斯滕森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建议——“认真思考,什么才是衡量你人生的正确标尺。”
      克莱顿•克里斯滕森教授说:“一个人的资源包括他的时间、精力和天赋。而如何支配他的个人资源,将最终影响他的生活策略的形成。不同的选择可以使你的生活走向和预期不同的方向。有时候,这并不是坏事,因为你可能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机会。别去操心那些你将取得的个人声望,去操心那些通过你的帮助能变得更好的人吧。如果我还在每天花那一个小时去学习那些经济学知识,我才是真的浪费了人生。我每年用到那些经济学知识只有几次,而那些关于人生目的的知识每天都要用到。那些关于人生目的的知识,是我学到过的唯一最有用的东西,如果不愿花时间去搞清楚这些,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必将在人生的怒海狂涛中饱受摧残。”
      然而,如何思考自己的“人生资源”是不是确切的管理好了呢?当我直面自己的梦想蓝图时,我会经常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我怎样确保我在职业生涯中会快乐?第二,我怎样确保我和我的配偶及家人的关系将成为一种持久的快乐源泉?第三,我怎样确保过一种正直的生活?每天夜里,我都在思考这三个问题,只有当我找寻出让自己信服的答案时,才能心安理得的进入梦乡。因为,当我知道自己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富有意义时,我感到心里踏实。在我看来,梦想蓝图可以发散成属于我自己的伟大的时间管理法则,可以容纳我一路上的所遇、所思、所得,直至未来的某一天,我在梦想面前扬眉吐气!
      于是,我开始完善之前怠慢了的梦想蓝图,借助微信的朋友圈、QQ空间的说说以及手机里的便签,得以重拾记忆,咀嚼生活、工作之精华。后来,我会经常提醒自己,再忙也要抽时间回顾一下走过的路和留下的脚印,一年365天,8760小时,525600分钟,31536000秒,每一秒,我和我身边的人的生活都在变化,在这时间轴上有很多美好的故事,很多动人的情节。受着上帝的眷顾,我总是能看到或听到一些至善至美,净人心灵的事,让我体会到活着不是在痛和快乐之间轮回,而是以一种恰当的心态珍惜时间,享受生命!
      其实,梦想蓝图里面有一种治愈的基因。它让我的梦想在蓝图中满血复活,王者归来。为表感激,我想把它比喻成著名的心理沙盘游戏,可是它与沙盘游戏的无意识状态又有着极大的不同,因为它闪耀着思考的光彩!
(四)梦想蓝图之技能升级
      思考过后才知道出路在哪里,行动过后才懂得如何突出重围。其实,在充满危机与冒险的当下,我们缺乏的不是做事的能力,而是发现事物本质的动力和好奇心,我们缺少怀疑一切的心态,却对固有模式满怀眷恋。思考力的差距会造成收入的差距,而对知识怠惰的人,在未来将因为没有竞争力而无法生存下去。企业和个人唯有改变既有的思考模式,放弃对过去成功经验的迷恋,学习有创意的思考方法,方能导出正确的经营思路。
      “比别人多花两倍时间思考的人,就可以拥有十倍于别人的收入……这已经是现在的新世界法则了。”
      世界管理学大师大前研一如是说。他自身的经历就证明了这个法则的有效性。大前研一29岁时进入麦肯锡,那时他还是对经济学一窍不通的麻省理工学院核能专业博士。为此,他进行了比别人努力几倍的“思考力训练”。每天利用上班路上这段时间,他给自己一个题目,然后思考如何解决。例如,他看到车厢里的某广告,就思考“如果这家广告公司的老总要我协助他们提高业绩,我该怎么做?”每天这样的训练,让他后来面对大部分问题时,只需要3分钟就可以把解决的步骤过程全部描述起来。凭借这个“法术”,他工作两年就领导30人的调研队伍为日本企业社长级人物提供咨询,这一“荣誉”当时只有年届退休、经验丰富的“白发顾问”才能有资格获得。就凭此“法术”,30出头的他就写出了畅销全球的《企业参谋》,当时的大前研一身价已高出一般顾问10倍。
大前研一的思考技术揭示了我们在日常工作以及决策当中存在的“日用而不知”的谬行。在我看来,这种思考方法论至少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扬弃了“经验法则”。大前研一认为,许多企业人士往往迷恋于过去的成功经验而不求新知,遇事“想当然”,许多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大前提只是凭经验法则导出的假设,而许多企业把这当作结论,忽略了从搜集证据、验证假设、导出真正结论过程的逻辑思考。这无异于把大厦建构在地下可能是流沙的地表上。那么,如何证实假设、导出正确的结论呢?大前研一的方法是实地访谈。他在为企业做咨询时,为了得出正确无误的结论,往往要跑遍全国。显然,这种逻辑思考包括了走访调查等“执行力”。大前研一认为,后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思考力。他警告说,在轻视逻辑的状态下拼命找答案,只会浪费更多时间。
      第二层含义,就是抛弃线性思维。在非线性和复杂系统理论描述的世界中,只要初期条件有些不同,结果就会变得无法预测。比如,一片树叶掉落,万有引力就无法为“会精确地掉到哪里?会以多快的速度落下?”等问题导出结论。如果一阵强风吹来,就会把树叶刮到远方。对线性思维的批判,最著名的应该可追溯到法国哲学家彭加莱那里。彭氏为了指出方程的局限性,引入了非线性特征概念,提出了小事件可以导致严重后果的思想,即混沌理论。后来被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茨发展为目前人们说熟知的“蝴蝶效应”。大前研一之所以再次否定“线性思维”,固然是他看到日本许多企业仍然抱有类似思维方式,固守旧模式,也因为他意识到全球已进入了“看不见的大陆”这样的新经济中,要闯荡出名头,非得拥有新思维不可。
从方法论角度看,我眼中的梦想蓝图与大前研一的思考技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梦想蓝图同样是在为我提供一种全新的可借鉴的思考方式,并告诉我培养这种具有竞争力思维方式的有效方法,助我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技能升级,乘胜追击。
(五)梦想蓝图之所向披靡
      当然,乘胜追击还不够,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境才是赢家。那么,如何能够达到赢家的境界呢?管理大师彼得•圣吉给了我很好的答案。他一直致力于发展出一种人类梦寐以求的组织蓝图。在其中,人们得以由工作中得出生命的意义、实现共同愿望。他将系统动力学与组织学习、创造原理、认知科学、群体深度对话与模拟演练游戏融合,透彻领悟了导师深奥理论的要义,同时着力使系统动力学的要领简单化、通俗化和可操作化,从而发展出了影响世界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是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提高整体竞争能力。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是使全体员工全心投入并善于学习,持续改进的组织,即学习型组织。通过酿造学习型组织的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引领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调整的新观念,从而使组织更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彼得•圣吉所说的是一种人类梦寐以求的组织蓝图。我觉得其实与我每天倾注心血的梦想蓝图相差无几。因为同样是帮助人们重建一种新的看问题的方式,从习惯性地看世界、看环境、看别人转变到向里看、看自己、看自己的内心;从看局部到看全局、看系统。从而能看到存在于内部的障碍,寻求克服它们的可能。梦想蓝图的成功和杰出之处不仅在于它是基于《第五项修炼》的伟大理论,更在于它的可操作性和对实践的有效指导性。它可以帮助你在弄清为什么的前提下,让你懂得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包括自我开发、自我超越的能力;改善心智、提高认知的能力;团队学习和团队建设的能力;系统思考、掌握未来的能力。
      基于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梦想蓝图是升华了的梦想蓝图。这更高层次的梦想蓝图,需要我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修炼:
      第一,建立个人“愿景”。负面的愿景只是不断地去摆脱困扰的事情,并不会促进成长。把焦点放在真心追求的终极目标,把次要的目的看作手段,这样的能力是“自我超越”的基石。
      第二,保持创造性张力。创造性张力可转变一个人对失败的看法。失败不过是做得还不够好,是愿景与现状之间存在的差距。失败是一个帮助自己学习的机会,可以让自己看清对现况的不正确认知,思考策略为何不如预期有效,检验愿景是否明晰正确。创造性张力能培养毅力与耐性。
      第三,看清结构性冲突。实际上大部分人都有一个牢不可破的信念,认为我们没有能力实现自己想要的。这种限制创造力的负面力量与创造性张力之间的矛盾系统,称为“结构性冲突”(structural conflict)。能够解决结构性冲突的杠杆和支撑点到底在哪里?如果结构性冲突起于内心深藏的信念,那么只有从改变信念开始。
      第四,诚实地面对真相。当发现自己为了某个问题在责怪某件事或某个人时,便要意识到自己可能正处于结构性的冲突中。
      第五,运用潜意识。认清你潜意识中的真正“愿景”,追求对一个人真正重要的事情,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让心灵处于平静的状态,让潜意识浮现出来,学习更加清楚地把焦点对准想要的结果。
结语
      学习是心灵的正向转换,而梦想蓝图,则是功能强大的学习转换器。通过梦想蓝图的转换,我领悟到了如何通过采用学习型组织的战略和行动对策,来排除威胁组织效率和事业成功的“学习障碍”;如何培育新型的、扩展性的思考模式;集体智慧的能量如何得到释放。不仅仅我有这样的感悟,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都在不断学习如何开创自己真心向往的成就。可以看到,通过在学习型组织建设中导入梦想蓝图,不仅能够使公司达到更高的组织绩效,更能够带动组织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

(宋新锐)

回到顶部